為了及時掌握2021年我區新收獲小麥質量情況,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關于做好2021年糧食質量安全監測有關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組織開展了全區新收獲小麥質量安全監測工作。各市、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高度重視樣品采集工作,密切關注小麥收割進程,在小麥收獲第一時間內,組織技術人員按照每萬噸產量不少于5個樣品產量權重分配樣本數,通過糧食質量安全溯源監測系統走村入戶及深入自治區原糧儲備生產基地采集國家級和自治區級質量調查樣品190份,確保了監測結果的代表性和可比性。采集的樣品涉及全區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固原5市的18個縣(區)67個鄉鎮175個行政村,均為農戶樣品,且首次將固原地區種植的冬小麥列入調查范圍,確保了全區小麥質量監測的全覆蓋。為突出監測工作時效性,樣品采集完成后,及時組織區、市、縣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和糧食儲備企業質檢機構檢驗人員對樣品開展集中檢測。檢測指標為國家標準規定的主要質量指標和硬度指數、粗蛋白質含量、濕面筋含量內在品質指標,共獲得檢驗數據2470個。
采集引黃灌區春小麥主導品種寧春4號、寧春15號、寧春50號、寧春55號、寧3015占春小麥樣品總數的86.2%,其中寧春4號占春小麥樣品總數的71.9%,較上年減少15.3個百分點;山區冬小麥主導品種隴育5號、蘭天32號、蘭天26號、寧冬18號占冬小麥樣品總數的90.0%。
一、新收獲小麥質量總體情況
總體上看,我區小麥播種、灌漿、成熟期氣象條件良好,2021年新收獲小麥整體質量好于上年。千粒重、容重為近年來較高水平,一等和三等比例為近3年來最好水平。小麥病蟲害防治及時得當,赤霉病粒、黑胚粒、生霉粒和生芽粒率為歷年來最低。
全部春冬小麥樣品檢測結果為:容重平均值783g/L,平均等級為二等,較上年增加4g/L,變幅713g/L~825g/L,一等至五等比例分別為37.9%、37.9%、17.9%、5.8%、0.5%,符合三等以上的比例占93.7%;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增加3.5個百分點,三等以上比例增加0.4個百分點。千粒重平均值45.0g,較上年下降1.0g,變幅30.6g~53.8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2.3%,較上年增加0.6個百分點,變幅0.0%~10.8%;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國標要求三等以上(≤8.0%)的比例為97.9%,較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硬度指數平均值65,較上年增加2,變幅59~70,硬質小麥(≥60)比例98.9%,較上年增加5.6個百分點。內在品質方面: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7.0%,較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變幅18.8%~36.7%。蛋白質含量平均值13.6%,較上年增加0.2個百分點,變幅9.3%~16.5%。
全區春小麥整體質量為近3年最好水平。共采集樣品160份,涉及14個縣(區)54個鄉鎮142個行政村。全部春小麥樣品檢測結果為:容重平均值784g/L,較上年增加5g/L,變幅713g/L~825g/L。一等至五等比例分別為41.3%、38.1%、15.0%、5.0%、0.6%,三等以上的比例占94.4%;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增加6.9個百分點,三等以上比例增加1.1個百分點。千粒重平均值45.7g,與上年基本持平,變幅30.6g~53.8g。破碎粒增多,不完善粒率較上年增加。不完善粒率平均值2.5%,較上年增加0.8個百分點,變幅0.0%~10.8%;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三等以上(≤8.0%)的比例為97.5%,較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硬度指數好于上年。平均值65,較上年增加2,變幅59~70,硬質小麥(≥60)比例98.8%,較上年增加5.5個百分點。內在品質方面:濕面筋含量略有下降。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7.2%,較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變幅21.0%~35.3%。粗蛋白質含量有所提高。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13.7%,較上年增加0.3個百分點,變幅11.1%~16.5%。
山區冬小麥整體質量良好。共采集樣品30份,涉及固原市5個縣(區)13個鄉鎮33個行政村。全部冬小麥樣品檢測結果為:容重平均值774g/L,變幅733g/L~809g/L,一等至四等比例分別為20.0%、36.7%、33.3%、10.0%,三等(中等)以上的比例占90.0%。千粒重平均值41.4g,變幅35.8g~49.9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1.1%,變幅0.1%~4.3%;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5,變幅60~70,硬質小麥(≥60)比例100.0%。內在品質方面: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6.0%,變幅18.8%~36.7%。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12.6%,變幅9.3%~15.6%。
通過檢測數據對比分析,引黃灌區春小麥容重、一等比例連續三年呈增加趨勢,千粒重為近年來較好水平,我區2021年收獲的春小麥質量為近3年最好水平。冬小麥為首次監測,三等以上比例達到90%,整體質量良好。冬小麥與春小麥對比分析,從質量指標結果看:冬小麥容重、千粒重平均值整體低于春小麥,一等比例較春小麥降低21.3個百分點,但冬小麥不完善粒率平均值低于春小麥。從品質指標結果看,冬小麥硬度指數均達到硬質小麥標準要求,硬質小麥特性與春小麥一致,表現好。但冬小麥濕面筋含量和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均低于春小麥,品質表現低于春小麥。
二、各地質量安全狀況
1.銀川市。整體質量好于上年,一等品比例最高,為全區最好水平。采集春小麥樣品52份,涉及兩區兩縣一市15個鄉鎮52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89g/L,比上年增加19g/L,變幅713g/L~825g/L,一等至五等比例分別為53.8%、30.8%、5.8%、7.7%、1.9%,三等以上比例占90.4%;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增加31.3個百分點,三等以上比例增加4.5個百分點。千粒重平均值46.8g,較上年增加1.8個百分點,變幅39.6~53.8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3.2%,較上年增加1.9個百分點,變幅0.1%~7.5%;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三等以上(≤8.0%)的比例為100%。硬度指數平均值66,較上年增加3,變幅62~70,硬質小麥(≥60)比例100.0%,較上年增加7個百分點。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7.2%,較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變幅21.0%~32.2%。粗蛋白質平均值13.6%,與上年持平,變幅11.1%~15.3%。
銀川市城區。整體質量為全區較好水平。采集樣品3份,涉及2個鄉鎮3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87g/L,較上年增加5g/L,變幅772g/L~801g/L;一等至二等比例分別33.3%、66.7%,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增加8.3個百分點,二等以上比例增加25個百分點。千粒重平均值45.0g,較上年下降2.2g,變幅39.6 g~51.0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2.0%,較上年增加1.4個百分點,變幅0.8%~4.3%;其中,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5,較上年增加1,變幅64~67,硬質小麥(≥60)比例100.0%。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4.1%,較上年下降4.2個百分點,變幅22.6-26.2%。粗蛋白質平均值13.2%,與上年持平,變幅12.7%~13.9%。
永寧縣。整體質量為近3年來最好水平。采集樣品24份,涉及6個鄉鎮24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80g/L,較上年增加13g/L,變幅713g/L~824g/L;一等至四等比例分別為45.8%、20.8%、12.5%、16.7%,三等及以上的占79.2%;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增加33.8個百分點,三等及以上比例與上年基本持平。千粒重平均值46.4g,與上年基本持平,變幅41.1 g~53.8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3.3%,較上年增加1.9個百分點,變幅0.2%~7.5%,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三等以上(≤8.0%)的比例為100%。硬度指數平均值66,較上年增加4,變幅63~69,硬質小麥(≥60)比例100%,較上年增加12個百分點。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6.7%,較上年下降1.7個百分點,變幅21.0~31.9%。粗蛋白質平均值13.7%,較上年增加0.2個百分點,變幅12.2%~15.2%。
賀蘭縣。整體質量為近3年最好水平。采集樣品18份,涉及3個鄉鎮18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800g/L,較上年增加29g/L,變幅773g/L~825g/L;一等至二等比例分別為55.6%、44.4%,二等及以上的占100.0%;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增加25.6個百分點,二等以上比例增加30.0個百分點。千粒重平均值48.4g,較上年增加3.8g,變幅45.9 g~50.6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4.1%,較上年增加2.8個百分點,變幅0.4~6.4%;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三等以上(≤8.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7,較上年增加4,變幅63~69,硬質小麥比例100.0%,較上年增加6.7個百分點。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8.3%,與上年基本持平,變幅25.4%~32.2%。粗蛋白質平均值13.6%,與上年基本持平,變幅11.9%~15.3%。金貴鎮紅星村的寧春4號容重達到全區最高的825g/L。濕面筋和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均達到中強筋小麥標準要求,品質表現較好。
靈武市。整體質量為全區最好水平。采集樣品7份,涉及3個鄉鎮7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93g/L,較上年增加23g/L,變幅773g/L~801g/L;一等至二等比例分別為85.7%、14.3%;二等以上比例100%,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增加60.7個百分點,二等以上比例增加41.7個百分點。千粒重平均值43.9g,較上年增加1.5個百分點,變幅40.0 g~49.0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0.7%,較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變幅0.1%~1.4%;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6,較上年增加3,變幅62~70,硬質小麥(≥60)比例100%,與上年持平。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7.5%,較上年下降1.7個百分點,變幅22.5%~30.9%;粗蛋白質平均值13.8%,與上年基本持平,變幅11.1%~14.8%。
2.石嘴山市。整體質量較上年下降,但仍屬于全區較好水平。采集樣品39份,涉及2個縣(區)10個鄉鎮34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88 g/L,與上年持平,變幅764g/L~812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別為38.5%、56.4%、5.1%,三等及以上比例100.0%;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下降16.3個百分點,三等以上比例與上年持平。千粒重平均值47.2g,較上年增加1.4g,變幅38.0 g~51.1 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1.5%,較上年增加0.3個百分點,變幅0.1~5.0%;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5,較上年增加2,變幅61~69,硬質小麥(≥60)比例100%,較上年增加9.5個百分點。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7.2%,較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變幅22.0%~31.8%。粗蛋白質平均值13.8%,較上年增加0.3個百分點,變幅12.7%~15.2%。
平羅縣。整體質量為全區較好水平,但一等比例較上年下降。采集樣品33份,涉及7個鄉鎮28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86g/L,較上年降低4 g/L,變幅764g/L~810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別為33.3%、60.6%、6.1%,三等及以上比例100%;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下降23.8個百分點,三等及以上比例與上年持平。千粒重平均值47.0g,較上年增加0.6g,變幅38.0 g~50.6 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1.5%,較上年增加0.4個百分點,變幅0.3%~5.0%;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5,較上年增加3點,變幅61~69,硬質小麥(≥60)比例100%,較上年提高11.4個百分點。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7.3%,較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變幅22.0%~31.8%。粗蛋白質平均值13.9%,較上年增加0.3個百分點,變幅12.8%~15.2%。
惠農區。整體質量為近3年最好水平,一等比例較上年明顯提高。采集樣品6份,涉及3個鄉鎮6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97g/L,較上年增加17g/L,變幅782 g/L~812g/L;一等到二等比例分別為66.7%、33.3%,二等以上比例100%;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增加23.8個百分點,二等比例增加4.7個百分點。千粒重平均值48.2g,較上年增加5.5g,變幅44.9 g~51.1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1.4%,較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變幅0.1~3.3%;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4,與上年持平,變幅62~66,硬質小麥(≥60)為100%。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6.7%,較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變幅22.1%~30.6%。粗蛋白質平均值13.6%,較上年增加0.2個百分點,變幅12.7%~14.3%。
3.吳忠市。整體質量較上年下降,為全區較低水平。采集樣品45份,涉及5個縣(市、區)21個鄉鎮37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78g/L,較上年下降4g/L,變幅742g/L~815g/L;一等至四等比例分別為28.9%、37.8%、24.4%、8.9%,三等以上比例占91.1%;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增加1.2個百分點,三等以上比例下降6.8%個百分點。千粒重平均值43.4g,較上年下降5.3g,變幅30.6 g~52.9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2.1%,較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變幅0.0%~10.8%;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三等(≤8.0%)的比例分別為95.6%、97.8%,一等比例較上年下降4.4個百分點。硬度指數平均值64,較上年增加2.0,變幅59~69,硬質?。?ge;60)比例95.6%,較上年上升2個百分點。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7.0%,較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變幅22.3%~35.3%;粗蛋白質平均值13.8%,較上年增加1.1個百分點,變幅11.4%~16.5%。
利通區。整體質量為全區較低水平,一等和三等比例較上年明顯下降。采集樣品11份,涉及4個鄉鎮8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63g/L,較上年下降15g/L,變幅743g/L~792g/L;一等至四等比例分別為9.1%、27.3%、36.4%、27.3%,三等以上比例占72.7%;與上年較比,一等比例下降24.2個百分點,三等以上比例下降20.6個百分點。千粒重平均值44.8g,與上年持平,變幅30.6 g~52.9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2.2%,較上年增加0.8個百分點,變幅0.2%~10.8%;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90.9%,較上年增加9.1個百分點。硬度指數平均值65,較上年增加2,變幅61~67,硬質小麥(≥60)比例100.0%,較上年增加6.7個百分點。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7.7%,較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變幅22.3%~31.7%。粗蛋白質平均值13.8%,與上年持平,變幅11.4%~15.5%。
青銅峽市。整體質量為全區較好水平,一等比例較上年明顯提高。采集樣品22份,涉及8個鄉鎮19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88g/L,較上年增加4g/L,變幅763g/L~815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別為45.5%、45.4%、9.1%,三等及以上比例占100%;與上年較比,一等比例上升20.5個百分點,三等及以上比例與去年持平。千粒重平均值45.4g,較上年下降5.0g,變幅40.8 g~50.5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1.4%,較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變幅0.0%~7.4%;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95.5%,較上年下降4.5個百分點。硬度指數平均值64,較上年增加2,變幅59~69,硬質小麥(≥60)比例90.9%,較上年下降2.9個百分點。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6.1%,較上年增加0.6個百分點,變幅22.6%~33.5%。粗蛋白質平均值13.5%,較上年增加1.3個百分點,變幅11.8%~16.1%。濕面筋和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均較上年有所提高。
紅寺堡區。首次監測,整體質量品質較好。采集樣品3份,涉及3個鄉鎮3個自然村。容重平均值788g/L,變幅764g/L~801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別為66.7%、0.0%、33.3%,三等及以上比例占100.0%;千粒重平均值50.9g,變幅49.8 g~51.7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4.6%,變幅3.7%~5.3%;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3,變幅62~63,硬質小麥(≥60)比例100 %。濕面筋含量平均值30.2%,變幅29.6%~30.7%。粗蛋白質平均值14.4%,變幅14.1%~14.6%。濕面筋和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符合強筋小麥標準要求,質量品質均表現好。
同心縣。首次監測,整體質量良好。采集樣品6份,涉及3個鄉鎮4個自然村。容重平均值771g/L,變幅752g/L~788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別為0.0%、50.0%、50.0%,三等及以上比例占100.0%;千粒重平均值34.0g,變幅31.2 g~39.3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2.8%,變幅0.8%~4.4%;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5,變幅63~67,硬質小麥(≥60)比例100 %。濕面筋平均值25.4%,變幅22.7%~26.9%。粗蛋白質平均值13.7%,變幅12.9%~14.4%。
鹽池縣。首次監測,整體質量為全區春小麥最低水平。采集樣品3份,涉及3個鄉鎮3個自然村。容重平均值756g/L,變幅742g/L~776g/L;一等至四等比例分別為0.0%、33.4%、33.3%、33.3%,三等及以上比例占66.7%;千粒重平均值34.4g,變幅33.6 g~35.6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1.8%,變幅0.1%~3.7%;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4,變幅62~68,硬質小麥(≥60)比例100.0 %。濕面筋含量平均值30.8%,變幅26.2%~35.3%。粗蛋白質平均值15.4%,變幅14.2%~16.5%。
4.中衛市。一等比例較上年下降,但整體質量仍為全區較好水平。采集樣品24份,涉及1區1縣11個鄉鎮20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82g/L,較上年下降5g/L,變幅754g/L~817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別為41.7%、25.0%、33.3%,三等及以上比例占100.0%;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下降8.3個百分點,三等及以上比例增加5個百分點。千粒重平均值45.5g,較上年增加1.1g,變幅37.2g~50.4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3.8%,較上年增加1.2個百分點,變幅0.0%~10.7%;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三等以上(≤8.0%)的比例為87.5%,較上年下降2.5個百分點。硬度指數平均值65,較上年增加2,變幅60~69,硬質小麥(≥60)比例100 %,與上年持平。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7.3%,較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變幅22.7%~34.1%。粗蛋白質平均值13.8%,較上年增加0.2個百分點,變幅11.8%~16.5%。
沙坡頭區。整體質量較上年下降。采集樣品8份,涉及3個鄉鎮5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73g/L,較上年下降20g/L,變幅754g/L~808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別為25.0%、12.5%、62.5%,三等及以上的占100.0%;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下降35個百分點,三等及以上比例與上年持平。千粒重平均值42.6g,較上年下降1.8g,變幅37.2g~49.6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5.5%,較上年增加2.2個百分點,變幅0.0~10.7%;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率符合三等以上(≤8.0%)的比例為62.5%,較上年下降17.5個百分點。硬度指數平均值67,較上年增加3,變幅66~68,硬質小麥(≥60)比例100.0%,與上年持平。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8.8%,較上年增加0.8個百分點,變幅24.9%~34.1%。粗蛋白質平均值14.3%,較上年增加0.9個百分點,變幅12.5%~16.5%。濕面筋和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均較上年提高,品質表現良好。
中寧縣。整體質量為全區較好水平,屬于近3年最好水平。采集樣品16份,涉及8個鄉鎮15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87g/L,較上年增加7g/L,變幅763g/L~817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別為50.0%、31.2%、18.8%,三等及以上比例為100.0%;與上年相比,一等比例增加10個百分點,三等及以上比例增加10個百分點。千粒重平均值46.9g,較上年增加2.5g,變幅37.6g~50.4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3.0%,較上年增加1.0個百分點,變幅0.3~7.5%,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三等(≤8.0%)以上的比例為100%,與上年持平。硬度指數平均值64,較上年增加1,變幅60~69,硬質小麥(≥60)比例100.0%。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6.5%,較上年下降2.4個百分點,變幅22.7%~32.0%。粗蛋白質平均值13.6%,較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變幅11.8%~15.3%。
5.固原市。首次監測。整體質量良好。采集樣品30份,全部為冬小麥,涉及4縣1區13個鄉鎮33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74g/L,變幅733g/L~809g/L,三等及以上比例占90.0%,一等至四等比例分別為20.0%、36.7%、33.3%、10.0%、0.0%。千粒重平均值41.4g,變幅35.8 g~49.9g。不完善粒平均值1.1%,變幅0.1%~4.3%,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5,變幅60~70,硬質小麥(≥60)比例100.0%。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6.0%,變幅18.8%~36.7%;粗蛋白質平均值12.6%,變幅9.3%~15.6%。
原州區。整體質量為正常年景水平。采集樣品8個,涉及2個鄉8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69g/L,變幅733g/L~807g/L,一等至四等比例分別為12.5%、37.5%、37.5%、12.5%,三等及以上比例占87.5%。千粒重平均值38.8g,變幅35.8 g~44.9g。不完善粒平均值1.8%,變幅0.2%~4.3%;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7,變幅65~70,硬質小麥(≥60)比例100.0%。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3.8%,變幅18.8%~31.0%。粗蛋白質平均值11.8%,變幅9.3%~14.5%。濕面筋、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較低,品質一般。
西吉縣:整體質量較好。采集樣品10個,涉及5個鄉鎮16個行政村組。容重平均值781g/L,變幅761g/L~809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別為20.0%、50.0%、30.0%,三等及以上比例占100.0%。千粒重平均值41.2g,變幅38.1 g~45.4g。不完善粒平均值0.6%,變幅0.2%~1.1%;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3,變幅60~68,硬質小麥(≥60)比例100.0%。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7.1%,變幅24.6%~31.1%;粗蛋白質平均值13.0%,變幅11.1%~14.8%。濕面筋、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與春小麥相近,品質良好。
隆德縣。整體質量較好。采集樣品4個,涉及2個鄉鎮3個行政村組。容重平均值777g/L,變幅757g/L~797g/L,三等及以上比例占100.0%,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別為50.0%、0.0%、50.0%;千粒重平均值45.1g,變幅40.6 g~49.9g;不完善粒平均值0.4%,變幅0.1%~0.8%;其中,不完善粒符合一等(≤6.0%)的比例占100%;硬度指數平均值64,硬質小麥(≥60)比例100.0%。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9.1%,變幅23.3%~36.7%;粗蛋白質平均值13.3%,變幅11.2%~15.6%。濕面筋、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表現良好。
涇源縣:整體質量為全區最低水平。采集樣品2份,涉及1個鄉鎮2個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47g/L,變幅746g/L~748g/L,等級為四等。千粒重平均值44.1g,變幅42.8 g~45.4g。不完善粒平均值2.5%,變幅2.3%~2.6%,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2,變幅61~62。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2.4%,變幅22.2%~22.6%。粗蛋白質全部為11.0%。濕面筋、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低,質量品質較差。
彭陽縣。整體質量良好。采集樣品6份,涉及3個鄉鎮5個行政村組。容重平均值775g/L,變幅760g/L~794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別為16.7%、50.0%、33.3%,三等及以上比例占100.0%。千粒重平均值41.6g,變幅39.2 g~43.0g。不完善粒平均值1.2%,變幅0.5%~1.7%,其中,不完善粒率符合一等(≤6.0%)的比例為100.0%。硬度指數平均值66,變幅65~67。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6.3%,變幅26.0~27.1%。粗蛋白質平均值13.3%,變幅13.0%~13.5%。濕面筋、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略低于春小麥,品質相對較好。
綜合分析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今年我區新收獲的春冬小麥整體質量處于較好水平。但個別地區機械收割時,造成破碎粒增多,導致不完善粒含量增加;其次,從采集的樣品來看,寧春4號仍然是我區春小麥種植的主導品種,今年的品質指標檢驗結果顯示,寧春4號濕面筋含量平均值較上年又有所下降,品質自然退化趨勢逐年明顯,應加強小麥優質品種更新換代。建議通過政府引導,在自治區原糧儲備生產基地,逐年推廣擴大寧春50號、寧春55號、寧春58號、寧3015號等優質品種的種植面積,指導農戶采用勻播種植新技術科學種植、科學管理、科學收割脫粒、科學晾曬整理和庭院儲糧,減少生芽粒、生霉粒、破損粒等不完善粒,提升小麥產量和品質,以安全優質的質量品質,切實提高農民種植小麥的比較效益,實現寧夏糧倉裝寧夏優質糧食,滿足人民群眾對綠色安全優質糧食的需求,守護好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