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印發《全區糧食節約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將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強化剛性制度約束,推動糧食全產業鏈各環節節糧減損取得實效,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明確到2025年,糧食全產業鏈各環節節糧減損舉措得到明顯強化、硬化、實化和細化,全區選育審定高產高效、多抗廣適、節種宜機、低損收獲的品種5至8個,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糧食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5%,低溫保鮮等儲糧新技術得到大范圍運用推廣,農戶儲糧環節糧食損耗浪費減少90%以上,糧食加工轉化率保持在88%以上。節糧減損配套制度體系、標準體系和監測體系基本建立,常態長效治理機制基本健全,“光盤行動”深入開展,文明用餐成為新風尚,食品浪費問題得到有效遏制,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在寧夏大地蔚然成風。
《方案》聚焦生產、儲存、運輸、加工、消費5個糧食產業的關鍵環節,提出重點任務,推動節糧減損。
在生產環節,依靠科技支撐推進農業生產節約用種,積極推廣高抗高產高效、優質低損品種。推廣應用玉米籽粒直收、新型智能聯合收割等精細收獲,減少中間環節,有效降低田間地頭收獲損耗。用現代科學技術提升農業,加強高產優質抗逆專用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新品種培育及配套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創建優質高效綠色輕簡化生產技術體系,開展農機裝備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減少機收損失。
在儲存環節,通過提升糧食產后烘干水平、推進綠色倉儲、強化儲糧關鍵技術應用措施,改善倉儲設施實現節約減損;在運輸環節,通過發展多式聯運組織方式、強化農村糧食運輸服務、推進物流標準化示范建設,從提升服務水平上節約減損。自治區將督導指導從事糧食運輸的企業應用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糧食專用散糧汽車和散糧、成品糧集裝箱(袋)等單元化運輸裝備及配套專用裝卸技術。
在加工環節,通過提高糧油加工轉化率、加強飼料糧減量替代、糧食資源高效綜合利用和糧食加工技術與裝備研發措施,增強糧食的綜合利用率。比如,合理確定糧食加工精度等指標,引導消費者逐步走出過度追求“精米白面”和“食用油精煉”的飲食誤區。支持發展全谷物產業。拓寬飼草種植空間,引導建立牛羊養殖低精飼料飼養模式,逐步實現“化草為糧,以草代糧”。加大地源性資源飼料研發,拓寬飼料原料范圍并有效利用。對以糧食為原料的生物質能源加工業發展進行調控,加快淘汰高耗糧、高耗能的落后產能。
在消費環節,強化餐飲行業經營行為管理,完善杜絕浪費、厲行節約的長效機制,將鼓勵引導餐飲服務經營者主動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等。嚴格單位食堂反食品浪費管理責任,如鼓勵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采取預約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補餐等方式服務。強化公務活動用餐節約管理,完善學校餐飲節約管理長效機制,并且通過開展合理膳食行動,引導居民家庭按需采買食品,小分量、多樣化用餐。支持推進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
《方案》還提出,將通過強化宣傳教育,推動形成全社會節約減糧、反對浪費的文明風尚。還將強化措施保障,確保節約減損取得實效,將節糧減損工作納入年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黨政同責。建立健全糧食全產業鏈標準落實機制,對不執行標準、造成糧食過度損耗的企業和行為,依法依規進行懲處;探索建立糧食損失浪費調查評估、通報、獎懲長效監管機制和部門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相結合的監管體系。
來源:2022年9月11日寧夏日報
(責任編輯:admin)